时间: 2025-05-01 05: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52
“史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历史记载的篇章或文献。它通常用来指代记录历史**、人物、时代变迁等的文字材料,可以是书籍、文章、档案等形式。
在文学语境中,“史篇”可能指代一部历史小说或史诗,如《三国演义》可以被称为**历史的史篇。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史篇”来形容某件事的历史意义重大,或者某人的经历非常丰富,可以写成一本书。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档案学,“史篇”则指具体的文献资料。
同义词:史册、史料、史书、史记 反义词:(相对较少,因为“史篇”本身是正面的历史记载)
“史篇”一词源于古代对历史文献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对历史记载的泛称。在古代,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这些记录后来被称为“史篇”。
在**文化中,历史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史篇”在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道德和价值观的传递。
“史篇”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深远。使用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接触到各种“史篇”,它们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更明智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史篇”:
岁月如梭,史篇翻页,
英雄事迹,永载心间。
想象一下,翻阅一本厚重的“史篇”,纸张的沙沙声,墨香四溢,这些都是与“史篇”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istorical account”或“historical document”,它们在意义上与“史篇”相近,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史篇”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历史相关的概念,也让我在思考和讨论历史问题时更加深入和专业。通过对“史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历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篇】
(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引证】
《说文》-篇,书也。…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 、 《论衡·书说》-著文为篇。 、 《汉书·公孙宏传》-著之于篇。 、 《游天台山赋》-故事绝于常篇。
【组词】
篇翰、 篇卷、 篇册、 篇典、 篇秩、 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