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5:49
史稿: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历史文献的草稿或未完成稿。它通常指的是历史学家、研究人员或作家在撰写历史著作时所使用的初步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包括笔记、草图、初稿等。
在文学领域,史稿可能指的是一部历史小说的初稿或研究资料。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指代任何历史相关的未完成工作。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档案学,史稿可能特指那些尚未整理或公开的历史资料。
同义词:草稿、初稿、手稿、笔记 反义词:定稿、成品、最终版
史稿这个词源于中文,由“史”(历史)和“稿”(稿件)组成。在古代,历史文献的编纂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因此“史稿”一词也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式性。
在文化中,历史被视为国家的记忆,因此史稿**在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
史稿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尘封的档案室和未被揭示的历史秘密,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探索欲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历史项目的研究,我们团队整理了许多史稿,这些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史稿:
在尘封的**史稿**中,
我找到了时间的秘密,
每一行字迹,
都是过去的呼吸。
史稿让我联想到古老的羊皮纸和墨迹,以及翻阅这些资料时的沙沙声。视觉上,它可能与泛黄的纸张和模糊的字迹相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nuscript”或“draft”,但它们并不特指历史文献。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历史文献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史稿这个词在我对历史的理解和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对史稿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稿】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引证】
《说文》-稾,秆也。 、 《汉书·五行志》-民惊走持稾。 、 《书·禹贡传》-又出稾税。 、 《汉书·赵安国传》-茭稾。 、 《资治通鉴》-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 《史记·萧相国世家》-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 、 《山海经·西山经》-(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组词】
稿本、 稿茇、 稿稾、 稿荐、 稿苗、 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