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7:39
“伶官传序”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其中,“伶官”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乐官或戏子,负责演奏音乐或表演戏剧;“传序”则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传记或序言。因此,“伶官传序”可以理解为对古代宫廷乐官或戏子的传记或序言。
在文学语境中,“伶官传序”可能出现在古代文集或史书中,用以介绍某个著名伶官的生平事迹或艺术成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古代文学研究或历史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伶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礼》等古代文献,指的是宫廷中的乐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与戏剧表演者联系在一起。“传序”则是一种文学体裁,用于介绍或评论某人某事。两者结合,形成了“伶官传序”这一特定术语。
在**古代,伶官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艺术成就往往被记录在史书或文集中。因此,“伶官传序”不仅是对个人艺术生涯的记录,也是对古代宫廷文化的一种反映。
提到“伶官传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艺术的高雅,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那些默默无闻却才华横溢的伶官的敬意和感慨。
(由于这是一个学术术语,个人应用可能不太常见,但可以想象在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这个词汇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伶官传序,千古风流, 琴瑟和鸣,宫廷梦回。”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和古典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伶官传序”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由于“伶官传序”是一个非常特定的汉语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太适用。)
“伶官传序”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是对古代伶官的记录,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
1.
【伶】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伶,弄臣也。 、 《韩诗·车邻》-寺人之伶。 、 《国语·鲁语》-令伶箫咏歌。 、 《诗·简兮序》-仕于伶官。 、 《国语·周语》-问之伶州鸠。
【组词】
伶官、 伶工、 伶伦、 伶界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3.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4.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