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57
“伶变”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机智、灵活应变的能力。它强调在面对变化或挑战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伶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伶”指的是伶人,即表演者,而“变”则指变化。合起来,“伶变”最初可能指的是表演者在表演中的即兴变化,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人的应变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伶变往往与智慧和策略联系在一起,如兵法中的“变通”概念。在现代社会,这种能力被视为职场和生活中的重要素质。
“伶变”给人以积极、灵活的印象,让人联想到聪明、机敏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突发问题,正是团队成员的伶变能力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了解决方案,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云变幻的舞台上,伶变的心智如剑,划破困境的迷雾。”
想象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它的稳定和变化可以象征“伶变”的特质。音乐上,可以选择节奏多变、旋律灵活的音乐来代表这种能力。
在英语中,“resourcefulness”或“adaptability”可以对应“伶变”的概念,虽然具体的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伶变”是一个强调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
【伶】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伶,弄臣也。 、 《韩诗·车邻》-寺人之伶。 、 《国语·鲁语》-令伶箫咏歌。 、 《诗·简兮序》-仕于伶官。 、 《国语·周语》-问之伶州鸠。
【组词】
伶官、 伶工、 伶伦、 伶界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