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23
词汇“凌波军”在现有的语料库中并不常见,因此我将基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
“凌波军”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一支在水面上行动的军队,其中“凌波”意味着在水面上行走或移动,而“军”则指的是军队。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对古代或幻想文学中特殊军队的描述。
由于“凌波军”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可能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作者或特定文化背景下创造的词汇,用以描述一种特殊的军事单位。
在某些文化中,特别是在那些重视水战或海洋文化的社会中,“凌波军”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力量和技术的结合。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神秘和超自然能力的联想,同时也可能激发对古代战争和战术的兴趣。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除非是在创作或讨论特定的文学作品时。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战争的故事时,我可以描述一支名为“凌波军”的部队,他们利用特殊的技术和训练,在水面上进行战斗,给敌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如**的“水军”或西方的“海军”,但“凌波军”作为一个特定词汇,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
“凌波军”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创作领域中,它可以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元素。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
2.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3.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