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9:38
圣断(Shèng d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神圣的、不可置疑的判断或决定。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由权威人士或机构作出的,被认为是正确无误、不容置疑的决定或判决。
在文学作品中,“圣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历史人物或神话中的神祇所作出的决定,强调其权威性和不可挑战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或政治领域,它可能用来描述最高法院或国家领导人的决定。
同义词:
反义词:
“圣断”一词由“圣”和“断”两个字组成。“圣”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与神或神圣相关的事物,“断”则表示判断或决定。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圣断”常与皇权、神权联系在一起,强调决定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法律或政治领域,强调决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圣断”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权威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君王、法官或**领袖。它传达了一种不可挑战的权威感,可能会引起敬畏或尊重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圣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法律判决或政治决策时,它可以帮助强调决定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圣断如天命,
不容一丝疑。
历史长河中,
权威永流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庄严的法官或君王,手持权杖,作出决定。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法庭上的宣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judgment”或“infallible decision”,强调决定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
“圣断”这个词在强调决定的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方面非常有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某些决定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