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4:10
“圣惠方”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圣”、“惠”和“方”三个字组成。其中,“圣”通常指神圣、崇高的事物;“惠”意味着恩惠、好处;“方”可以指方法、方式。因此,“圣惠方”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神圣的、带来恩惠的方法或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圣惠方”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深远影响或救赎性质的方法或策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哲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治疗方法或教义。
“圣惠方”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文献,特别是在描述**或医学领域中的特殊方法时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可能有所扩展,但核心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圣惠方”可能与道教或中的某些教义或治疗方法有关,强调其神圣性和对人类的恩惠。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救赎、治愈和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信仰或传统医学时,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光辉中,我寻得了那古老的‘圣惠方’,它如甘露般滋润我干涸的心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医者或**领袖传授“圣惠方”的场景,充满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divine remedy”(神圣的治疗方法)或“sacred method”(神圣的方法),都强调了方法的神圣性和恩惠性。
“圣惠方”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方法或方式,还赋予了这种方法以神圣和恩惠的属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