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4:34
弃之敝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丢弃破旧的鞋子一样丢弃某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物极其轻视,不屑一顾,认为其毫无价值。
在文学作品中,弃之敝屣 常用来形容对某种观念、人物或物品的极端轻蔑。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演讲中,它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某些理论或实践的彻底否定。
同义词:不屑一顾、视如敝屣、弃若敝屣 反义词:珍视如宝、视若珍宝、珍而重之
弃之敝屣 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弃之如敝屣。”原意是指丢弃破旧的鞋子,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对某物的极端轻视。
在传统文化中,弃之敝屣** 反映了人们对价值观念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传统文化或价值观的轻视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一种强烈的否定和排斥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被时代淘汰的事物,以及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冷漠态度。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对某些传统工作方法的轻视,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已经过时,应该被弃之敝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旧梦弃之敝屣, 新日初升,希望重燃心间。”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将一双破旧的鞋子丢弃在路边,背景是现代化的城市景观。这样的画面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弃之敝屣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st aside like an old shoe”,虽然不如弃之敝屣那样具有文化深度,但也传达了类似的轻视意味。
弃之敝屣 这个成语在表达对某物的极端轻视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强烈的情感,还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我的表达力和文化素养。
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世俗相交,犹重然诺;国际宣言,~。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4.
【屣】
鞋子。
【引证】
《广雅》-屣,履也。 、 宋·苏轼《巫山》-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组词】
屣敝、 屣脱、 屣履
穿着拖鞋走。
【引证】
《后汉书·崔骃传》-衣不及带,屣履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