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25
制艺(zhì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制作艺术品或工艺品的技艺。在古代**,制艺通常指的是制作精美工艺品的技术和艺术,这些工艺品包括陶瓷、玉器、漆器、织锦等。
在文学中,制艺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高超,如“他的制艺精湛,无人能及”。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史、工艺美术等,制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工艺、技艺、手艺 反义词:粗制滥造、拙劣
同义词中,“工艺”更侧重于制造过程,“技艺”强调技能,“手艺”则强调手工操作的熟练程度。反义词“粗制滥造”和“拙劣”则与制艺的高质量和精致相对立。
制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制作精美工艺品的技艺。在**古代,制艺是衡量一个工匠或艺术家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传统文化中,制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艺,也反映了社会的审美和文化价值。制艺的发展和传承对于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制艺这个词给人一种精致、高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经过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是匠心独运的杰作。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被一件古代的玉器深深吸引,它的制艺之精湛,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创造力感到敬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制艺: “岁月如梭,制艺传承, 玉石之间,匠心独运。”
制艺让人联想到那些精美的工艺品,如瓷器上的细腻花纹,或是玉器碰撞时的清脆声音,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aftsmanship”或“artisanship”,它们同样强调手工制作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制艺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制作工艺品的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体现。在学*和理解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欣赏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他们的制艺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艺,种也。 、 《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 、 《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 、 《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 、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以艺粟菽。 、 清·张廷玉《明史》-艺蔬自给。
【组词】
艺植、 艺人、 艺圃
技能;才能。
【引证】
《论语·雍也》-求也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艺天下无双。 、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组词】
球艺;艺业、 艺高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