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2:02
制订:指制定、拟定计划、规章、政策等,通常涉及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或者对现有内容进行根本性的修改。
“制订”一词源自汉语,由“制”和“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制”有制作、规定的意思,“订”则有修订、约定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制订”。
在**文化中,“制订”常常与权威、正式和严肃的场合相关联,如政府政策、企业规章等。它体现了对细节和精确性的重视。
“制订”给人一种严谨、有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精心策划和周密考虑的过程。
在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时,我亲自参与了活动流程的制订,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制订”用于描述自然界的规律,如“星辰制订了夜的边界”。
想象一群人在会议室中讨论,白板上写满了各种计划和图表,这种场景与“制订”紧密相关。
在英语中,“制订”可以对应为“formulate”或“devise”,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制订”是一个强调过程和结果的词汇,它要求我们在制定任何计划或政策时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步骤。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制订”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计划。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订】
(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评。-订,平议也。 、 《诗·天作》笺-订太平文王之道。 、 《论衡·案书》-两论相订,是非乃见。
【组词】
订铨、 《订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