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1:38
制置: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制定和安置,即制定某种计划、政策或规则,并将其安置或实施。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更多地指代军事或行政上的布局和安排。
“制置”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军事或行政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制置”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秩序和规范有关,强调通过制定规则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正式和权威的感觉,联想到严肃的决策过程和有序的组织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在使用“制置”这个词时,会想到如何制定个人学*计划或工作计划,以提高效率和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将“制置”用于描述自然景观的布局,如“山川制置,星辰罗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布局的画面,或是现代城市规划图;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略会议中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ormulate and implement”,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
“制置”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专业和正式场合中仍然非常重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相关概念。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置】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置,赦也。 、 《汉书·尹赏传》。注:“放也。”-见十置一。 、 《史记·淮阴侯列传》-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