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03:20
“敝衣枵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穿着破旧的衣服,肚子空空如也。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贫穷,生活困苦,衣食无着。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或者用来比喻某人处境艰难。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经济状况不佳。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贫困问题。
同义词: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穷困潦倒 反义词:锦衣玉食、丰衣足食、富贵荣华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贫困和富裕的状态时各有侧重,但“敝衣枵腹”更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贫困状态。
“敝衣枵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敝衣”指的是破旧的衣服,“枵腹”指的是空空的肚子。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出现,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批判社会不公或呼吁改善民生。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悲哀。它让人联想到贫困、无助和生活的艰辛,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改善社会福利和减少贫困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济困境,或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作为一个有力的比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敝衣枵腹行,寒风刺骨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增强这种贫困和无助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ragged and hungry”或“down and out”,但每个文化对贫困的描述和理解都有其独特性。
“敝衣枵腹”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贫困和困苦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社会和文化讨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故富者贫而贫者死,其不死者敝衣枵腹,横被苛敛。
1.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枵】
(形声。从木,号声。本义:木根)。
假借为虚。虚枵一声之转。空虚。
【引证】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玄枵,虚中也。
【组词】
枵朽、 枵如、 枵枵、 枵虚
4.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