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29:22
“屣履”(xǐ l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拖着鞋子走路。其中,“屣”指的是拖鞋,而“履”则是鞋子的总称。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匆忙或不拘小节的样子。
在文学作品中,“屣履”常用来描绘人物匆忙或急切的状态,如“他屣履而来,显然是有急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下,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文献或古代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古代人的行为*惯或社会风貌。
同义词“趿拉”和“拖沓”都表示拖着鞋子走路,但“趿拉”更侧重于鞋子的状态,而“拖沓”则侧重于动作的缓慢和不整齐。反义词“整齐”和“从容”则分别表示整洁有序和镇定不慌张。
“屣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屣履”常被用来形容匆忙或不拘小节的行为,这与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形成对比。在某些历史时期,官员或文人匆忙上朝或赴约时,可能会被描述为“屣履”,以突出其急迫和重要性。
“屣履”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匆忙和急切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紧急情况下的行动。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古代文人匆忙赴约的情景,带有一种古典文学的韵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屣履”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经常会遇到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屣履”:
晨曦微露,他屣履而来,
心中急切,只为那一抹晨光。
想象一个人匆忙地拖着鞋子走路,发出趿拉趿拉的声音,这种声音和动作的结合,给人一种匆忙和急切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gging one's feet”,但这个表达更侧重于拖着脚走路,而不是拖着鞋子。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匆忙和不拘小节的行为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
“屣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理解力。
1.
【屣】
鞋子。
【引证】
《广雅》-屣,履也。 、 宋·苏轼《巫山》-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组词】
屣敝、 屣脱、 屣履
穿着拖鞋走。
【引证】
《后汉书·崔骃传》-衣不及带,屣履出迎。
2.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