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7:56
滚瓜烂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瓜熟透了,滚落到地上就会烂掉。这个成语比喻对某事物非常熟悉,达到了烂熟于心的程度。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高,可以随时随地、毫不费力地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滚瓜烂熟 常用来形容人物对经典著作、历史**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对某项技能或知识的熟练程度。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术研究等,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评价学生或研究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义词:
反义词:
滚瓜烂熟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对瓜果成熟状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引申为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比喻。在古代文献中,如《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中,这个成语已经被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是非常重要的。滚瓜烂熟* 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知识深度掌握的推崇,反映了社会对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评价个人的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滚瓜烂熟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勤奋学*、不断进步的形象。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每次上课,他都能轻松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滚瓜烂熟心中记,
字字珠玑句句新。
滚瓜烂熟 这个词汇可以联想到成熟的瓜果滚落在地的画面,以及人们在学*时专注、投入的神情。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朗朗的读书声和流畅的讲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know something like the back of one's hand",意思是某人对某事物非常熟悉,就像熟悉自己的手背一样。这个表达与 滚瓜烂熟 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了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滚瓜烂熟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勤奋学和不断进步的肯定。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希望能将这个成语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曹寅从小对唐诗就背得~。
1.
【滚】
(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登高》-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组词】
滚滚
2.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3.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4.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