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0:03
词汇“手柬”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手柬”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手柬”字面意思是指亲手写的信件或便条。在古代,由于通信方式不发达,人们常常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这些书信有时被称为“手柬”。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手柬”常用来指代情书、家书或友人间的手写信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现代人更倾向于使用“信件”、“书信”或“便条”等词汇。
“手柬”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革,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信件”等词汇。
在古代社会,手柬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一种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交流的载体。
提到“手柬”,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温馨、亲切的情感。手柬代表着亲手书写的心意,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使用“手柬”这个词汇,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写给亲友的信件或便条,我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感连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手柬”:
春风拂过窗前柳,
手柬寄情千里外。
墨香犹存字字真,
情深意重难言表。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认真书写着手柬。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温馨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handwritten letter”或“note”,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手柬”这个词汇在现代英语中并不常见。
通过对“手柬”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是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柬】
(会意。从束,从八。“束”,札束。“八”,分别的意思。本义:挑选,从事物中分别出好坏) 同本义。从作“拣”。
【引证】
《说文》-柬,分别择之也。 、 《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
【组词】
柬汰、 柬拔、 柬寄、 柬择、 柬擢
柬埔寨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