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20: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20:44:52
“党坚势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个团体或组织内部团结一致,力量强大。其中,“党”指的是团体或组织,“坚”表示坚固、坚定,“势”指力量或势头,“盛”表示旺盛或强大。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团体内部的团结和力量的强大。
在文学作品中,“党坚势盛”常用来形容一个政治团体或军事组织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出的团结和力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团结一致、力量强大的团体,如公司、球队等。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政治学或军事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现。
“党坚势盛”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团结和力量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军事领域,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强调团结和力量的场合。
在**文化中,团结和力量一直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党坚势盛”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团结,发挥集体的力量。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结、力量和成功。它鼓励人们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共同面对挑战。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见证了“党坚势盛”的力量。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团队成员的团结和努力最终使我们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党坚势盛,共克时艰,心连心,手牵手,共筑梦想的桥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手拉手,面带坚定和自信的微笑,展现出团结的力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激昂的进行曲,传达出坚定和力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党坚势盛”这个成语在强调团结和力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团结和力量在个人和集体成功中的重要性。
1.
【党】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鲜明。
【引证】
《说文》-黨,不鲜也。 、 蒋礼鸿《义府续貂》-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2.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
3.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4.
【盛】
(形声。从皿,成声。(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旺盛;兴盛。
【引证】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 韩愈《送孟东野序》-国家之盛。 、 《史记·蔡泽列传》-物盛则衰。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盛古、 盛族、 盛气、 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