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4:04
瓮天蠡海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瓮天”和“蠡海”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用瓮看天,用蠡测海”,比喻见识短浅,对事物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由于视野狭窄或知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片面或错误。
在文学作品中,瓮天蠡海 常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见识浅*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外界了解甚少,或者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掌握不足。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的观点或理论。
瓮天蠡海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以蠡测海,以管窥天。”后来演变为“瓮天蠡海”,用以形容人的见识狭窄。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知识和视野的重视,以及对狭隘视野的批评。
在传统文化中,瓮天蠡海* 强调了开放和全面的知识观。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相呼应,鼓励人们不断学和拓宽视野。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启发,提醒人们不要自满和局限自己的视野。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知识不足而犯错的情况,以及不断学*和探索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瓮天蠡海 来提醒自己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学*新知识,拓宽视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瓮天蠡海非我愿, 博古通今志在胸。 学海无涯勤为径, 知识如星照夜空。
想象一个狭小的瓮中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或者用一个小勺子去测量大海的深度,这样的视觉形象可以帮助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rop in the ocean”,意指某事物非常微小或不重要,与瓮天蠡海 在意义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视野或认识的局限性。
瓮天蠡海 这个成语深刻地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不断学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知识和视野的看法。
辄于占毕之暇,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
1.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蠡】
蜾蠃。 同: 蠃
【引证】
汉·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
4.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