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4:29
“下半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物体或事物的下半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物体被分割或分为两部分时,位于下半部的部分。
在不同的语境中,“下半截”的使用有所不同:
“下半截”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结构简单明了,由“下半”和“截”两个部分组成,直接表达了其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物体下半部分的常用词汇。
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下半截”这个词汇的使用较为普遍,没有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含义,主要用于日常交流和描述。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较为中性,主要用于描述和说明,没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具体的物体或场景,如被截断的树枝或书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下半截”来描述一些损坏的物品,如“这台电脑的下半截键盘坏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下半截被灯光点亮,如同星空倒映在人间。”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被截断的物体,如半截树枝或半本书。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描述这个词汇时的语音节奏和语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wer half”或“bottom part”,用法和含义相似。
“下半截”这个词汇在日常语言中是一个实用的描述性词汇,用于指代物体的下半部分。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是一个基础且功能性强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1. 【下半截腰疼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