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01
“下劲”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某项工作或活动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努力。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向下施加力量”,即在某个方向或目标上付出努力。
“下劲”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下”和“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下”有施加、投入的意思,“劲”则指力量或精力。随着语言的发展,“下劲”逐渐被用来形容在某个方向或目标上投入大量的努力。
在**文化中,“下劲”体现了勤奋和努力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下劲”被广泛用来鼓励人们通过不懈努力来实现个人和职业上的目标。
“下劲”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言放弃,持续努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准备一项重要考试时,下劲学*了数月,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下劲”带来的积极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下劲攀登高峰,汗水铸就辉煌。”
在英语中,“下劲”可以对应为“put in effort”或“work hard”。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投入努力的重要性。
“下劲”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鼓励人们在各个领域中投入努力,追求卓越。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下劲”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坚持和努力的精神。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