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2:59
“凶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犯罪案件中的凶手或行凶者。它强调了行为人的暴力或犯罪性质,通常用于法律或刑事案件的语境中。
“凶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凶”和“身”两个字组成。其中,“凶”字古已有之,意指不吉利或灾难,而“身”字则指人或身体。两者结合,形成了指代犯罪者的词汇。
在**文化中,法律和正义一直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凶身”这个词汇在描述犯罪行为时,往往带有强烈的道德谴责色彩。
提到“凶身”,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暴力、恐惧和不安。这个词汇在情感上往往引起负面反应,因为它与犯罪和伤害紧密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凶身”这个词,但在新闻报道或法律讨论中,这个词是不可或缺的。
在创作中,可以将“凶身”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以探讨人性的黑暗面或社会的复杂性。
在视觉上,“凶身”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阴影和模糊的面孔。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或法庭的审判声。
在英语中,“凶身”可以对应为“culprit”或“perpetrator”,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
“凶身”这个词汇在法律和道德讨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犯罪者的词汇,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