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8:13
游思妄想 的字面意思是指漫无边际的思索和幻想,通常指不切实际或不合理的想法。这个词汇强调了思维的随意性和不切实际性,常常带有贬义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游思妄想 可能被用来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面对困境或压力时的心理逃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计划。在心理学或哲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偏差。
同义词:空想、幻想、妄想、白日梦 反义词:现实、实际、务实、脚踏实地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空想”更侧重于缺乏实际基础的想法,“幻想”可能更侧重于美好的但不切实际的想象,“妄想”则带有更强烈的负面评价,指不合理的或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游思妄想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游思”和“妄想”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游思”指的是随意的思考,“妄想”则是指不切实际的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合并形成了现在的词汇,用来描述那些不切实际的、漫无边际的思考。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游思妄想 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或梦想家。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常常与个人成长和现实主义相对立,强调了面对现实的重要性。
游思妄想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切实际和逃避现实联系在一起。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中的人,忽视了现实的责任和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朋友,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游思妄想中,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虽然梦想和幻想是重要的,但我们也需要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游思妄想:
在梦的边缘徘徊,
游思妄想编织成网,
捕捉星辰的光芒,
却遗忘了脚下的土壤。
游思妄想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模糊的画面和梦幻般的音乐,如朦胧的风景画和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超现实和不真实的氛围。
在英语中,游思妄想 可以对应词汇如 "daydreaming" 或 "fantasizing",但这些词汇通常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强调了不同的情感和评价。
游思妄想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理解了不切实际的思维模式,并提醒我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保持现实感和责任感。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翰林当下别了老尼,到静室中。游思妄想,过了一夜。
~者取首级;心志不猛者取首级;争斗尚气者取首级!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4.
【想】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想,冀思也。 、 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 、 苏轼《念奴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组词】
想似、 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