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3:15
词汇“游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游弋”字面意思是指在水面上自由地移动,通常用于描述船只、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在水中的活动。基本含义是指在水域中自由、轻松地移动或漂浮。
“游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演变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类似用法。
在**文化中,水常被赋予宁静、流动的象征意义,因此“游弋”也常带有这种文化内涵。
“游弋”给人以宁静、自由、悠闲的情感联想,常用于描述自然美景或宁静的生活状态。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湖边或海边看到船只或生物在水中游弋的情景,这种体验常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游弋”来描绘水面的景象,如:“月光下,小舟游弋,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船只在湖面上游弋的画面,带来宁静和美的视觉感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旋律,增强这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uise”或“drift”,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游弋”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词汇,适合用于描述水面上自由移动的情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描述自然景观的词汇选择,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慝】
(会意。从匿,从心。匿(nì),隐藏。把心隐藏起来,存有邪念。本义:邪恶,恶念)。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文:“慝,言隐匿其情以饰非。”-崇谗慝也。 、 《周礼·环人》。注:“慝,阴奸也。”-察军慝。 、 《左传·僖公十五年》。注:“阴恶,非法所得。”-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奸恶也。”-日入慝作。 、 《周礼·匡人》。注:“奸伪之恶也。”-匡邦国而观其慝。 、 唐·刘叉《雪车》-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组词】
慝人、 慝作、 慝伪、 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