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23
得意之色 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因为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时所表现出的表情或态度。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取得成就或者得到认可后的自满和骄傲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得意之色 常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直接和生动,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小成就而显得过于自满。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得意之色 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自我评价和社交行为。
同义词:自满、骄傲、自豪、得意洋洋 反义词:谦逊、自卑、羞愧、沮丧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情绪和态度时各有细微差别。例如,“自满”可能更偏向于过度自信,而“骄傲”则可能更强调对成就的自豪感。
得意之色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历史悠久,其使用和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
在文化中,得意之色** 有时被视为不够谦逊的表现,特别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谦逊美德的社会环境中。然而,在鼓励个人成就和自我表达的背景下,这种表情可能被视为积极的信号。
得意之色 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了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过度表现这种情绪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适或嫉妒。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在完成一个重要项目后脸上露出的得意之色,这种表情不仅激励了他自己,也给了周围人正面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里的“春风得意”即是一种得意之色的诗意表达。
得意之色 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下的笑脸,或者是欢快的音乐,这些都能增强这种积极情绪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ug look”或“self-satisfied expression”,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情感和社交含义。
得意之色 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绪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成就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