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3:30
“以守为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防守来实现攻击的目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对抗或竞争中,采取守势以消耗对方的力量,同时寻找机会反击,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
“以守为攻”源自中国古代的兵法思想,特别是在《孙子兵法》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策略和智慧的场合。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柔能克刚”的哲学思想,强调在对抗中通过智慧和策略取胜,而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深思熟虑的印象,联想到在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智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指导我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时机,采取有效的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我以守为攻,静待花开,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坚守阵地,等待最佳时机反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但充满力量的音乐,来体现“以守为攻”的沉稳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fensive play to gain an advantage”,虽然不如“以守为攻”简洁,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策略思想。
“以守为攻”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成语,它不仅在军事和体育中有广泛应用,也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策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冷静和有效。
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我军决定暂时~,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