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7:00
“以天下为己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整个天下的事务当作自己的责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意味着一个人愿意承担起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公共利益服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胸怀大志、有远大抱负的人物,如古代的忠臣、现代的革命家或社会活动家。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赞扬那些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领导者的责任感和公共服务的理念。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天下为公”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高尚道德和责任感的重要词汇。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大同”的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激励人们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成语给人以崇高、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人物。它激励人们超越个人利益,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以天下为己任,不仅在教学上尽心尽力,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以天下为己任,心怀苍生梦,
步履坚定,风雨兼程。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古代官服的人物,站在高山之巅,俯瞰着广阔的国土,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这样的画面配上激昂的音乐,能够很好地传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和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rve the greater good”或“put the community fir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都是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以天下为己任”这个成语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表达高尚道德和责任感的词汇,更是一种激励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动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有远大的视野和无私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经过这样磨炼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会有~的抱负。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到排挤,只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也没得到卫灵公的重视,他努力推销他的仁政,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同,只好再次启程,在去匡城的途中感慨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到了花甲之年还在奔波,没有一个安身之所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4.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5.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6.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