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23
“以小见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观察或分析小的事物来理解或揭示大的道理或现象。这个成语强调从小处入手,通过细节来洞察整体或深层次的含义。
“以小见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细节和从小处着眼的思维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且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以小见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理念,即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事物来获得知识和智慧。这个成语也反映了社会对细节和微观分析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让人联想到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它鼓励人们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因为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蕴含着大的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使用“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工作中,通过分析一个小项目的成功经验,我可以推断出适用于更大项目的管理方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一叶飘落,秋意浓,以小见大,岁月匆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落叶在秋风中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细腻和生命的深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the small to the large”或“from the part to the whole”,但这些表达不如“以小见大”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以小见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