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8:42
“专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专门致力于某一领域或学科的研究或工作。它强调了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钻研和专业性。
“专攻”一词源于汉语,由“专”和“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专”意味着专门、专注,“攻”则有攻击、研究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专攻”逐渐演变为指代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专业发展。
在**文化中,“专攻”强调了专业性和深度,这与重视学术和职业专业化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在现代社会,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专攻”成为评价个人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专攻”一词给人以专业、深入和专注的联想,它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技能的尊重和追求。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激发对专业成就的向往和对深度学*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一位专攻心理学的教授,他的专业知识和深入见解对我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专攻”融入描述一个人物的专业追求:
他专攻星辰的语言, 在夜的深邃中, 解读宇宙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学者在图书馆中专注研究的场景,或者一位艺术家在画室中创作的画面。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专注工作时的安静和深思。
在英语中,“专攻”可以对应为“specialize in”或“major in”,在不同文化中,对专业性的重视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专业发展。
“专攻”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对专业性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对深度学和专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对“专攻”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表达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追求。
1.
【专】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纺专,收丝器。
【引证】
《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专,纺专。 、 《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载弄之瓦。
2.
【攻】
(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同本义(与“守”相对)。
【引证】
《说文》-攻,击也。 、 《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 、 《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 、 《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 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组词】
攻车、 攻钞、 攻围、 攻无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