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3:00
“倾跌”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人因失去平衡而倒下或跌落。基本含义涉及突然的、非预期的下降或坠落,通常伴随着不稳定或失控的状态。
“倾跌”由“倾”和“跌”两个字组成。“倾”原指倾斜,“跌”指落下。在古代汉语中,“倾跌”多用于描述物体的倒塌,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人的行为和抽象概念。
在**文化中,“倾跌”常带有负面或不幸的意味,如在描述个人命运或社会状况时,往往暗示着灾难或失败。
“倾跌”给人以不稳定和危险的联想,常引起人们的同情或担忧。在心理上,它可能触发对失败的恐惧或对安全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户外徒步中看到一棵大树因风雨倾跌,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倾跌”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急剧变化:
爱如潮水,汹涌而至, 却在瞬间倾跌,消逝无踪。
想象一棵大树倾跌的画面,伴随着断裂声和重击声,这种场景往往让人感到震撼和不安。
在英语中,“倾跌”可以对应为“collapse”或“fall”,但其使用语境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倾跌”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失衡,也反映了情感和社会状态的急剧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跌】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同本义。
【引证】
《通俗文》-失蹑曰跌。 、 《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跌而不振。 、 《淮南子·缪称》-若跌而据。
【组词】
他跌伤了;跌磕、 跌翻、 跌跌滚滚、 跌跌爬爬、 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