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5:17
后继有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后面有人继续接替”,基本含义是指某项事业、职位或责任在当前承担者之后,还有其他人能够继续承担和发展。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表达对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认为事情不会因为当前的结束而中断,而是有人能够继续推进。
在不同的语境下,“后继有人”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后继有人”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上相对稳定。它强调了时间和顺序的概念,即在某个时间点之后,有人能够继续前人的工作。
在**文化中,“后继有人”常常与家族、传统和文化的延续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对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在家族企业、文化遗产和学术研究等领域。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希望、未来和持续进步。它鼓励人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有人能够继续前行。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家族企业的传承、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等相关。例如,一个家族企业的成员可能会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他是家族企业的后继有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后继有人,/ 星火相传,不灭的光。”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脉相承的家族照片,或是学术传承的连续画像。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家族聚会时的欢声笑语,或是学术讲座中的智慧传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re is someone to carry on”或“succession assured”,但这些表达不如“后继有人”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后继有人”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接替的词汇,更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达的丰富性。
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革命事业,~。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继】
同本义(把断了的丝接续上)。
【引证】
《说文》-继,续也。 、 《易·象传》。注:“谓不绝也。”-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 《楚辞·离骚》-折琼枝以继佩。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先后相继。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
【组词】
继继、 继踪、 继踵、 继志
继承。
【引证】
柳宗元《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继吾志事。 、 清·袁枚《祭妹文》-九族无可继。
【组词】
继世、 继轨、 继体、 继绪
3. 【有】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