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04
“不倾之地”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它可能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不倾”和“之地”。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不会倾斜的地方”或“稳固的地方”。在这里,“不倾”表示稳固、不动摇,而“之地”则指某个地方或区域。
由于“不倾之地”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稳固或安全,如形容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稳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稳定或安全话题的场合。
由于“不倾之地”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现代人根据“不倾”和“之地”这两个词组合创造出来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不倾之地”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尤其是在讨论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或个人安全感的话题时。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安心和稳定的感觉,联想到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地方。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个地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时,可以使用“不倾之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纷扰的世界,
我寻找一片不倾之地,
那里风平浪静,
心灵得以安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稳固的山峰或坚固的城堡,给人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平静和舒缓的旋律,增强这种稳定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nshakable ground”或“secure place”。
“不倾之地”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稳定和安全地方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工具,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达某些概念。
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