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8:13
“倾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向前倾斜的动作。基本含义是描述一个人或物体从原来的直立或水平位置向前或向下倾斜的状态或动作。
在不同的语境下,“倾身”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倾身”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倾”和“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倾”有倾斜、倾倒的意思,“身”指身体。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某些文化中,“倾身”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倾身可能表示尊敬或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倾身可能更多地与关注和兴趣相关。
“倾身”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专注、关心或紧张的情绪。它也可能让人想到亲近和亲密的动作,如倾身拥抱或亲吻。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人们在交谈时倾身向前,表现出对话题的兴趣和投入。这种动作在社交场合中很常见,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身”来描绘情感的深度:
她的目光如星辰般璀璨, 我倾身,渴望触及那遥远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倾身向前的姿势,可能是在聆听、观察或做出某种动作。在音乐中,某些旋律或节奏可能让人联想到倾身的动作,如缓慢而深沉的音乐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向前倾的冲动。
在不同语言中,“倾身”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lean forward”或“bend over”。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倾身”这个词汇在描述动作和表达情感方面非常灵活和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见,还在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感。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