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03
“判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判”和“审”。字面意思上,“判”指的是判断、裁决,而“审”则意味着仔细检查、审理。结合起来,“判审”通常指的是对案件进行仔细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过程。
在法律领域,“判审”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法官或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过程。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评判或审查,不仅仅局限于法律语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使用“判审”来指代对某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行为。
“判”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分割、分开,后引申为判断、裁决。“审”字古已有之,最初指仔细观察,后发展为审查、审理。两个字结合成“判审”,主要用于法律领域,表示审理和裁决的过程。
在**传统文化中,法律和道德常常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判审”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程序,也体现了社会正义和道德评判。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判审”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
“判审”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法庭、法官和正义。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也可能让人感到紧张或期待,尤其是在涉及个人案件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判审”这个词,但它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或评价他人时应该保持公正和客观。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对成员的工作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借鉴“判审”的精神,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判审”融入对正义和道德的探讨:
在正义的天平上,判审无声, 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法官的锤声,响彻云霄, 裁决的笔,书写公正的篇章。
想象一个庄严的法庭,法官穿着黑色的法袍,手持法槌,正在进行判审。背景音乐可能是庄严的交响乐,营造出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氛围。
在英语中,“判审”可以对应为“adjudication”或“judging”,虽然这些词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评判和裁决的过程。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判审的具体流程和原则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实现公正和正义。
通过对“判审”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法律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还体现了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在个人层面,它提醒我在做决定和评价他人时要保持公正和客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判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我的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1.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