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9:02
“抠心挖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极度痛苦或极度忧虑,以至于内心深处都被挖掘出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痛苦或忧虑时的心理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抠心挖胆”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端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如在悲剧或紧张的情节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非常担心或焦虑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状态。
同义词: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忧心忡忡 反义词:心旷神怡、无忧无虑、心平气和
“抠心挖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内心情感深度描绘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极端情感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强调内心的修养和情感的表达。因此,“抠心挖胆”这样的成语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反映了人对于情感深度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无法承受的痛苦时的心理状态,这种联想让我在表达类似的情感时更加谨慎和深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因为家庭问题而感到抠心挖胆的情况。那时,我尽力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他度过难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抠心挖胆的痛,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抱着头,表情痛苦;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wrenching”或“gut-wrenching”,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极端情感状态。
“抠心挖胆”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极端的情感状态,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共情。
照这样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中名人……便回回落第,也是情愿。
1.
【抠】
(形声。从手,区声。本义:抓,提)。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大力将军》-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
【组词】
抠衣、 抠迎、 抠裳、 抠请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挖】
(挖为穵的俗字。形声。从手,穵(wā)声。本作“穵”。穵,空大的意思。本义:掘)。
镂,镂空。
【引证】
《红楼梦》-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组词】
挖云、 挖垫、 挖镶
4.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