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26
孤坟 的字面意思是指单独存在的坟墓,通常指的是没有亲人或后代祭扫的坟墓。这个词汇蕴含着孤独、被遗忘和凄凉的情感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孤坟”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如在古诗中描述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遗迹或墓地管理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孤坟可能指的是未被记录或研究的古代墓葬。
同义词:孤冢、孤墓、荒坟 反义词:家族墓地、公共墓地、热闹的墓园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细微变化,而反义词则强调了社交性和集体性。
“孤坟”一词源于汉语,由“孤”和“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孤”表示单独、孤独,而“坟”指的是埋葬死者的土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坟墓是家族和后代对先人的纪念和尊重的象征。孤坟因此常常被视为一种不幸和悲哀的象征,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提到“孤坟”,我联想到的是荒凉、寂寞和被遗忘的感觉。这种词汇往往能激发人们对生命无常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偶然发现一座孤坟,那次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自然的伟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坟”:
在荒野的边缘, 一座孤坟静静躺着, 岁月无声, 只有风在低语。
结合图片,孤坟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草原或山丘上的一座孤独的土堆。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或鸟鸣,增添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onely grave”或“abandoned tomb”,它们传达的情感和联想与“孤坟”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孤坟”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的思考。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坟】
(形声。从土,贲(bēn)声。本义:大防)。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丘》-坟,大防。 、 《尔雅释地》-坟莫大于河坟。 、 《诗·周南·汝坟》。传:“大防也。”-遵彼汝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