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0:26
词汇“坤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坤载”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坤载”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坤”和“载”。在古代**哲学中,“坤”代表地、阴、女性等概念,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乾”(天、阳、男性)相对。而“载”字有承载、负载之意。因此,“坤载”可以理解为大地承载万物,或者比喻为母亲般的包容和承载。
在文学作品中,“坤载”可能用来形容大地的广阔和包容,或者用来比喻母亲的慈爱和无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风。在专业领域,如易学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讨论《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坤”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地,后来在《易经》中被赋予了更深的哲学意义。“载”字则有承载、记录等含义。两个字结合的“坤载”在古代文献中较为罕见,主要出现在对《易经》的解读和注释中。
在传统文化中,“坤”象征着阴柔、顺从和包容,与“乾”的阳刚、主动和创造形成对比。这种阴阳观念深深影响了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坤载”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安全、包容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母亲的爱、大地的恩赐。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实用,但在写作或表达深沉的情感时,可以使用“坤载”来增加文雅和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坤载万物,母爱无疆,春华秋实,岁月悠长。”
想象一片广阔的田野,或者一位慈祥的母亲,这些图像和情感都能与“坤载”这个词联系起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other Earth”(大地母亲),用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坤载”是一个充满哲学意味和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代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学和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精髓。
1.
【坤】
(形声。从土,申声。本义:八卦之一,象征地)。
地,大地。
【引证】
《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 、 《易·说卦》-坤也者,地也。 、 《宋书·乐志》-山岳河渎,皆坤之灵。
【组词】
坤元、 坤母、 坤后、 坤珍、 坤轴、 坤维、 坤仪
2.
【载】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载,乘也。 、 《易·暌》-载鬼一车。 、 《诗·小雅·縣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史记》-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 《乐府诗集·陌上桑》-宁可共载不。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上载公子上坐。 、 清·方苞《狱中杂记》-载以来。
【组词】
搭载;载舟、 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