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31
折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行进过程中返回原点或中途改变方向。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路径或过程中进行回转或逆向移动。
“折返”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由“折”和“返”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弯曲和返回。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折而东”的表述,意指转向东方。
在东方文化中,“折返”有时被赋予哲学或道德的含义,如“折返自然”可能指回归简单纯朴的生活状态。
“折返”可能引发对过去回忆的联想,有时带有遗憾或反思的情感色彩。
在旅行中,我曾因地图误导而不得不折返,这次经历让我更加谨慎地依赖导航工具。
在诗歌中,“折返”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流转或情感的波动:
岁月如梭,折返间, 青丝变白发,情深依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曲折的道路最终回到起点;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旋律的回旋或重复。
在英语中,“折返”可以对应为“turn back”或“return”,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具有相似的物理和隐喻意义。
“折返”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描述物理动作,也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返】
(形声。从辵,反声。字本作“反”。本义:回归,返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返,还也。 、 《广雅》-返,归也。 、 《书·西伯勘黎》-祖伊返。 、 唐·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 《诗·周颂·执竞》-福禄来反。 、 《国语·齐语》-而反其侵地。
【组词】
返命、 返书、 返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