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41
词汇“焚枯”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烧毁枯萎的植物或物体。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破坏性或终结性的意味,因为它涉及到对已经枯萎或无生命力的物体的彻底摧毁。
在文学作品中,“焚枯”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某种形式的毁灭或结束,如爱情的终结、生命的消逝或文化的衰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火灾、自然灾害或历史**时。在专业领域,如林业或环境保护,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森林火灾对枯萎树木的影响。
“焚”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烧毁或燃烧,而“枯”字则指枯萎或无生命力。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焚枯”这个词汇,其含义相对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
在文化中,“焚枯”可能与自然灾害、战争或历史上的重大相关联,如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涉及到了文化的毁灭。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悲伤和破坏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去、终结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环境保护、历史**或文学创作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焚枯”来表达深层的情感或象征意义,如:
在爱的火焰中,我的心被焚枯,
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火灾烧毁的森林,枯木和灰烬覆盖大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以增强“焚枯”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burned dry”或“destroyed withered”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焚枯”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有助于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表达深刻的主题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2.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