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0:26
“澜漫”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美丽、壮观或者情感丰富、热烈。
在文学作品中,“澜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江河湖海的波澜壮阔,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感热烈、奔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中。
“澜漫”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从形容自然景观扩展到形容人的情感和艺术作品的美感。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常常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因此“澜漫”这样的词汇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
“澜漫”这个词汇给人以美丽、壮观的联想,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热烈情感的共鸣。它让人联想到宽广的海洋、绚烂的晚霞,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梦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澜漫”这个词汇,但它在我阅读文学作品时经常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澜漫”:
澜漫的星河下, 我与你漫步, 每一颗星辰, 都是我们故事的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波光粼粼的海面图,或者是夕阳下的湖面,波澜壮阔,色彩澜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或者是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jestic”或“spectacular”,它们也有壮丽、壮观的意思,但“澜漫”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丰富和热烈。
通过对“澜漫”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表达自然美和热烈情感时的独特魅力。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在描述美丽壮观的事物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1.
【澜】
(形声。从水,阑(lán)声。本义:大波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澜,大波也。 、 《尔雅》-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 《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 、 《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韩愈《进学解》-回狂澜于既倒。 、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组词】
狂澜;巨澜;澜倒波随、 澜澳、 波澜、 推波助澜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