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6:48
“严烈”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严厉而强烈的意思。它结合了“严”字的严格、严肃之意和“烈”字的强烈、激烈之意,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种态度、行为或环境的严格和强烈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严烈”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他的态度严烈,不容任何人质疑”。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严肃的场合,如教育、军事或法律领域,可能会听到这个词。例如,“教官的训练方法严烈,但效果显著”。
“严烈”这个词的构成较为直接,由“严”和“烈”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严”字已有严格、严肃之意,而“烈”字则表示强烈、激烈。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严烈”这个词汇,其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严烈”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相呼应,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要求的严格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纪律、规范和高效执行相关联。
“严烈”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不可侵犯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格的老师、严厉的家长或严酷的环境。这种感觉可能会激发人的敬畏或紧张情绪。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军事训练中体验到“严烈”的训练方式,虽然过程艰苦,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纪律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严烈”:
严烈的北风,吹散了秋日的温暖, 留下了冬日的严寒和寂静。
视觉上,“严烈”可能让人联想到冷峻的山峰、严酷的沙漠或冰冷的钢铁。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严厉的训斥声或风暴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evere”和“intense”的组合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严烈”这个词在描述严格和强烈的环境或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严格性,还强调了这种严格性的强烈程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严烈”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情感。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