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48
独擅胜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独自占据或控制一个优越的场所或领域。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个领域或场合中独占鳌头,无人能及。
在文学作品中,独擅胜场常用来形容某人在艺术、学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卓越成就,如“他在书法界独擅胜场,无人能出其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等,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特定领域的垄断地位。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表达了在某领域中的卓越地位。反义词则强调了普通或不起眼的状态。
独擅胜场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独擅”意为独自掌握,“胜场”指优越的场所。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多用于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现代汉语的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独擅胜场**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才能,反映了社会对卓越成就的推崇。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鼓励人们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和卓越。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被赞誉为在其研究领域独擅胜场,这让我深受启发,决心在自己的领域也要追求卓越。
在诗歌中,可以将独擅胜场融入,如:
笔走龙蛇间,独擅胜场风,
墨香飘四溢,字字皆成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艺术家在画布前独擅胜场,画面充满力量和美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掌声和赞誉,象征着成功和认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minate the field”或“unparalleled excelle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在某领域中的卓越地位。
独擅胜场是一个富有力量和积极意义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在某领域中的卓越成就,也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胜场。
金石书画,固是他的生平嗜好,也是他的~。
1.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2.
【擅】
(形声。从手,亶(dǎn)声。本义:独揽,专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媾壹也。-擅,专也。 、 《诗·狡童序》-权臣擅命也。 、 《史记·魏豹彭越传》-擅将其兵。 、 《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
【组词】
擅恣、 擅政、 擅柄、 擅朝
3.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4.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