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28
词汇“才兼万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能够胜任多种不同的工作或角色,具有超凡的能力和广泛的知识。
“才兼万人”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才能可以兼备万人之长,即他的才能超越了大多数人,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主人公的非凡才能和卓越成就。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全面才能。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具有广泛技能和知识的专家。
“才兼万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全面人才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多面手的一种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全面发展的人才被视为理想的人格模型。这个成语体现了对个人全面才能的尊重和赞赏,与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君子不器”有一定的联系。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的人物,如历史上的文化巨匠或现代的跨界艺术家。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那些在工作中展现出“才兼万人”特质的人,他们的多面才能往往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赢得同事和上级的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之下,才兼万人,笔走龙蛇,诗成泣鬼神。”
想象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他的每一个动作和声音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才兼万人”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jack of all trades”,但它更多地强调了多面手的能力,而不是超越众人的才华。
“才兼万人”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全面发展人才的一种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力。
执事才兼万人,心照亿载,声音之道,蚤所详明。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