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21: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21:43:10
才具: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个人的才能、能力和天赋。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内展现出的特殊才能或技能。
“才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才”指的是天赋或能力,“具”则有具备、具有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个人的特殊才能。
在**文化中,“才具”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才德兼备”相联系,强调才能与品德的结合。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一个人的才具往往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度。
提到“才具”,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内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如科学家、艺术家等。这个词带有一种敬佩和赞赏的情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编程方面的才具非常出众,经常能迅速解决我们团队遇到的难题,他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才具”:
星辰之下,才具闪耀,
智慧之光,穿越时空。
琴弦轻拨,画笔挥洒,
世间万象,皆在掌握。
想象一位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颜料,或是音乐家在钢琴前弹奏,这些场景都能让人联想到“才具”这个词。
在英语中,“才具”可以对应为“talent”或“aptitude”,虽然这些词在细微的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特殊能力。
通过对“才具”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努力和天赋的认可。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准确传达我对他人才能的赞赏和尊重。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