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6:24
危窘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危”和“窘”。其中,“危”字通常表示危险、不稳定的状态,而“窘”字则表示困境、尴尬或困窘。结合起来,“危窘”描述的是一种既危险又尴尬的复杂情境。
“危”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高耸的悬崖,后引申为危险。“窘”字则源于古代的“囧”,表示光线不足,后用来形容困窘的状态。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危窘”这一复合词,用以描述复杂的心理和环境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危窘”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相对照,强调在困境中保持平衡和冷静。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来描述个人或集体在面对挑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危窘”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在压力和挑战面前的挣扎和努力。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动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感受到了“危窘”的氛围,那种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危窘”:
在危窘的边缘,
我寻找着光明的出口,
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悬崖边,背后是汹涌的海洋,这种视觉形象很好地体现了“危窘”的意境。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紧张而充满动力的旋律,如电影配乐,来增强“危窘”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危窘”可以对应为“precarious”和“awkward”的组合,如“precarious situation”或“awkward predica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类似的复杂情境。
通过对“危窘”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复杂心理和环境状态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日常交流还是专业讨论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一词汇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窘】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窘,迫也。 、 《诗·小雅·正月》。传:“困也。”-又窘阴雨。 、 《离骚》-夫唯捷径以窘步。 、 贾谊《服鸟赋》-窘若囚拘。 、 《列子·黄帝》-窘于饥寒。 、 《汉书·郭解传》-贼窘自归。 、 《齐民要术·序》-穷窘之来,所由有渐。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组词】
窘极、 窘冗、 窘辱、 窘涩、 窘穷、 窘敝、 窘暴、 窘乏、 窘匮、 窘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