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46
词汇“危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文言色彩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危立”字面意思是指站立在高而危险的地方。其中,“危”表示危险、高耸,“立”表示站立。基本含义是指在高而危险的位置或状态下站立。
“危立”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危”字在古代有高耸、危险的意思,“立”字则表示站立。随着语言的发展,该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危立”可能与勇敢、坚定等品质相关联,如在古代战争或冒险故事中,人物危立于险境往往象征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危立”一词给人以紧张、刺激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危险、挑战和勇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冒险和挑战的向往,也可能引发对安全和稳定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危立”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殊场景或经历时,如攀岩、探险等,可以使用该词汇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危立”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或人物的英勇姿态:
危立于峰巅,
云海翻涌间。
风起云涌处,
英雄气概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ing perilously”或“perched precariously”,用来形容处于危险或不稳定的位置。
“危立”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和想象力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特定的语境和创作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危险、挑战和勇气的意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