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4:32
依从:指顺从、服从他人的意愿或要求,不违背或反抗。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被动接受或遵循的状态,通常涉及对他人的尊重或对规则的遵守。
依从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依”意味着依靠或依赖,“从”意味着跟随或服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意思,即顺从或服从。
在许多文化中,依从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然而,过度依从也可能导致个人权利的忽视或压抑。
依从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被动和顺从的情感色彩,有时可能与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依从可能体现在对家庭规则的遵守,或者在工作中对公司政策的遵循。
在诗歌中,依从可以被用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如河流依从地形的引导。
依从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河流,顺从地流淌,或者是一首柔和的音乐,传达出顺从和和谐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依从的重视程度和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亚洲文化中,依从可能被视为尊重长辈和权威的表现,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主性可能更为强调。
依从作为一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模式,还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运用依从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态度。
1.
【依】
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同: 扆
【引证】
《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 《周礼·春官·司几筵》-王位设黼依。 、 《荀子·正论》。杨倞注:“依,亦作扆,音同。”-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 《礼记·曲礼下》。释文:“依,本又作扆。”-天子当依而立。 、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