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7:39
心花怒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的花朵怒放,比喻心情非常愉快,精神振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高兴或兴奋时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心花怒发 常用于描绘人物在获得成功、爱情、友情或其他令人喜悦的**后的心理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形容个人的情绪高涨。在专业领域,虽然不常见,但在描述心理状态或情绪反应时,也可能使用这个词汇。
同义词:
反义词:
心花怒发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心花”和“怒发”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心花”常用来比喻内心的喜悦,而“怒发”则形容情绪的激烈或高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
在文化中,心花怒发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情绪的追求和表达。它体现了人对和谐、喜悦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对情感细腻描绘的传统。
心花怒发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愉悦的。它让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日子、欢快的音乐和人们脸上的笑容。这个词汇影响我的思维和表达,使我更倾向于用积极和乐观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刻我感到心花怒发,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心花怒发 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花怒发:
春风拂面,心花怒发,
笑语盈盈,共赏花开。
岁月静好,心情如画,
在这美好时刻,与你同在。
心花怒发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绚烂的花海和欢快的音乐。视觉上,我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听觉上,我可以听到轻快的旋律和人们的欢笑声。
在英语中,心花怒发 可以对应为 "bursting with joy" 或 "overjoyed"。这些表达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传达了极度高兴和兴奋的情绪。
心花怒发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在表达喜悦和兴奋的情绪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
[安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缭乱,心花儿怒发,不差甚么连他自己出过花儿没出过花儿都乐忘了。
黄子文以为是有情于他,喜得~,意蕊横飞。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4.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