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1:00
心膂(xīn lǚ)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心”和“膂”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心脏和脊骨,比喻重要的部分或核心人物。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在整体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是支撑和核心。
心膂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团队、组织或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如“他是我们团队的心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专业领域(如政治、军事)中,它被用来强调某人的重要性。
同义词:核心、骨干、中坚、支柱 反义词:边缘、外围、无关紧要
同义词中,“核心”强调中心位置,“骨干”强调支撑作用,“中坚”强调稳定力量,“支柱”强调支持作用。反义词则强调不重要或非核心的位置。
心膂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心”代表思维和情感的中心,“膂”代表脊骨,是身体的支撑部分。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以及对领导者和核心人物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心膂**常用来形容君主或领导者的重要性,如古代文献中常提到“国之心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在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心膂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可靠的联想,它传达了一种对核心人物的尊重和依赖感。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对权威和领导力的认可。
在个人经历中,心膂可能用于描述在团队项目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朋友或同事,强调他们在项目成功中的不可或缺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心膂来形容自然界中的核心元素,如“山川的心膂,是那巍峨的峰峦”。
心膂可以联想到坚固的建筑物或雕塑,如支撑整个结构的柱子,或者是深沉有力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低音部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ckbone”或“pillar”,它们都强调支撑和核心的作用。
心膂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支撑,也象征了精神上的领导和核心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膂】
(形声。从肉,旅声。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膂,篆文吕从肉,从旅。 、 《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 《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注引贾逵《国语》注:“膂,脊也。”-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