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7:30
军饷:指军队中官兵的薪水或津贴,是维持军队正常运作和官兵生活所必需的经济支持。
军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军队中的粮食和物资,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军人的薪水。在现代汉语中,军饷主要指军人的固定薪酬。
在**历史上,军饷的发放一直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军饷的拖欠或克扣常常导致军队的不满和叛乱。在现代社会,军饷的合理发放被视为对军人贡献的尊重和保障。
军饷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军人的牺牲和奉献,以及国家对军人的责任和承诺。它可能引发对军人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政策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军饷可能与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军人身份相关,成为讨论家庭经济状况或军人福利的话题。
在诗歌中,军饷可以被用来象征军人的忠诚和牺牲:
铁甲寒光映月明,
军饷微*心自宁。
千里戍边不言苦,
只为家国安宁。
军饷可能让人联想到军营的景象,士兵们领取薪水的场景,或是军号声和军鼓声,这些都能唤起对军人生活的想象。
在不同文化中,军饷的概念相似,但在具体实施和称呼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军饷可以对应为“military pay”或“soldier's salary”。
军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军人的经济状况,也体现了国家对军人的责任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军饷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军事和社会政策。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饷】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餉,饟也。 、 《广韵》-餉,餉馈。 、 《说文》-饟,周人谓餉曰饟。 、 《尔雅》-饟,馈也。 、 《汉书·食货志下》-种饟粮食。 、 《汉书·严助传》-輓车奉饟者。 、 《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为雇耕佣,凭种餉。 、 前蜀·韦庄《纪村事》-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组词】
饷田、 饷人、 饷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