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58
恶秽(è hu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肮脏、不洁或道德败坏的事物。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物体或人的行为,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
“恶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恶”表示不好、坏,“秽”表示肮脏、不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恶秽”常与道德败坏或不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和环境卫生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批评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恶秽”这个词给人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如厌恶、反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脏乱的环境、不道德的行为或不健康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恶秽”来形容那些令人不快的环境或行为,例如在描述一个脏乱的市场或一个人的不道德行为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恶秽的尘世,
我寻找一片净土,
心灵的花园,
远离污秽的侵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ilthy”或“disgusting”,它们在描述不洁或令人厌恶的事物时与“恶秽”有相似的含义。
“恶秽”是一个强有力的负面词汇,用于描述不洁或道德败坏的事物。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传达厌恶和不快的情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适当的情境中准确地传达我的感受和观点。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秽】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 、 《荀子·王霸》-涂薉则塞。 、 《荀子·大略》-国之薉孽也。 、 《考工记·总目》注-粤地涂泥多草薉。 、 《文选·班固·西都》-并稻潜秽。 、 《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
【组词】
秽草、 秽荒、 秽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