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54
词汇“椎结左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椎结左衽”字面意思是指将头发束成椎形,衣襟向左开。在古代,这是一种特定的服饰和发型,通常与特定的社会阶层或文化*俗相关。
在古代文献中,“椎结左衽”常用来描述某些少数民族或特定社会群体的服饰特征。例如,在《后汉书》等史书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边疆民族的服饰风格。
同义词:可能包括“椎髻左衽”等,都是描述类似的发型和服饰特征。 反义词:由于这是一个特定描述,反义词不太容易确定,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椎结”指的是将头发束成椎形的样式,“左衽”则是指衣襟向左开。这种描述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服饰和发型逐渐不再流行,因此这个词也变得较为生僻。
在古代**,不同的服饰和发型往往与特定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背景相关。例如,某些少数民族或边疆民族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而“椎结左衽”就是对这种风格的一种描述。
对于现代人来说,“椎结左衽”可能会带来一种古老、神秘或异域的联想,因为它与古代的服饰和文化紧密相关。
由于这个词较为生僻,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如果涉及到古代服饰或文化的研究,这个词可能会被学者或爱好者提及。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戏剧时,可以使用“椎结左衽”来描绘某个角色的服饰特征,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结合古代服饰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椎结左衽”的实际外观。同时,如果配合古代音乐,可以增强这种文化氛围的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描述特定服饰和发型的词汇,但具体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
“椎结左衽”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对于理解古代服饰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历史细节的认识。
1.
【椎】
椎骨。
【引证】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组词】
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引证】
《集韵》-椎,木名。似栗而小。
2.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3.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4.
【衽】
(形声。从衣,壬声(rén)。本义:衣襟)。
同本义。
【引证】
《仪礼·丧服记》-衽二尺有五寸。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再拜稽首以衽受。 、 《汉书·张良传》-楚必敛衽而朝。
【组词】
衽左、 衽服、 衽发